南山新闻

洛阳南山陵园:丧葬的起源及举办葬礼的意义

洛阳南山陵园是洛阳市一家成熟型公墓,建园历史长达二十年,一直秉承传统丧葬文化,事死如事生,致力于办好人生的最后一程,为每一个生命的终结画上圆满的句号。本篇洛阳南山陵园结实丧葬起源,从办丧葬仪式的起因来思考丧葬文化的终极意义,探索生命文化的本源和传承。

一、洛阳南山陵园探索丧葬起源

在上古的时候,人们还处在弃尸阶段。一个人死了,他的亲人就把他的尸体扛起来丢到山沟里。后来的某一天,当这个人丢尸体的人再次路过那个山沟的时候,发现有几只野兽正在撕咬那具尸体。尸体已经发出了恶臭的味道,一群蚊蝇蛆虫也聚集在尸体之上。这个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很不安,头上也冒出了汗,不敢正视这个场面。于是他赶紧折返回去,取来藤蔓枝条将尸体掩埋起来。人类埋葬尸体的习俗由此也就开始了。

孟子告诉我们,人类埋葬同伴尸体的原因在于人们的内心不安。也可以说,人们创造出殡葬这个活动的原因是人们的内心不安。半个多世纪以后,秦国名相吕不韦将孟子所说的这种内心不安称为“不忍”。他说:“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故有葬死之义。葬者,藏也。”(《吕氏春秋·孟冬纪·节丧》卷十)意思是说,人们对于将自己尊重或深爱的人死了却丢到沟渠里去的做法,于心不忍,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就有了安葬死者的意愿。葬的意思就是埋藏。简单地说,原始人对“弃尸”已经看不下去了,“心中不忍”,于是产生了埋葬死者的行为。这种发自内心的“不安”和“不忍”并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人的本性使然,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正是由于内心的不安和不忍,才产生了最原始的殡葬活动。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这样设想,一个人死了,与他感情最深,关系最好的人不愿离开他,不让别人埋葬他的尸体,守候在尸体旁诉说、哭泣。直到他哭累了,心情变得好了才埋葬亲人的尸体。这就是最初的停尸,也是殡葬仪式的最初的雏形。再后来,人们为停尸做了种种解释,这些解释就形成了殡葬文化。所以,并不是殡葬文化决定了埋葬尸体的行为,而是殡葬文化依附在埋葬尸体的行为之上。

 

洛阳南山陵园由此得出殡葬的起源就是人们对亲人遗体处理基于内心的悲伤不忍等一系列情感。到了现代,亲人去世了,丧属仍然会出现悲伤、怀念、恐惧、自责等一系列心理反映,这才是殡葬得以存在的基础。

二、洛阳南山陵园:亲人去世做葬礼的原因是纾解各种情绪。

面对亲人的去世,人们会产生多种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被认为人与人的依赖心理所致。

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相互帮助,相互依赖,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一旦其中某人死去,他原先所承担的任务就会出现真空,必须重新分配,活着的人总会想到他存在时的情形。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依恋。

这种依恋心理具体到个人身上,又会出现多种心理反应:恐惧、悲伤、焦虑、自责、自弃等等。这些心理反应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来说是有害的,必须予以清除。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哭泣与诉说,这是连古人都知道的。

传统葬礼葬仪的核心意义

我们不难想象,当亲人去世,他的遗属们面对尸体痛哭,在尸体旁边诉说,这些遗属会很快消解内心的负面情绪,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人的这种哭诉行为,就是葬礼的核心。

人类作为一种群体动物,面对亲人去世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心理是一种必然的反应,而葬礼就是消解这类负面情绪最好的方法。洛阳南山陵园认为必要的葬礼仪式不能省略忽视,这是人们内心的情感需求要予以满足。这也是从古至今葬礼仪式沿袭下来的本质意义,现代社会可以简化仪式环节,但葬礼所承载的核心功能和意义却不能无视。

墓园地址:洛阳市孟津县麻屯镇霍村

公司地址:洛阳市孟津县麻屯镇霍村

Copyright © 2020 - 2021 洛阳北邙南山陵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018443号